亚马逊官宣的喧嚣尚未沉寂,Kindle在国内的业务善后工作已步入尾声,以电子书产品为主线的亚马逊运营模式的结束,预示着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构建流量阅读平台、运营会员的模式,将成为当前电子书阅读市场的主导力量。
这对于创作者、读者,甚至出版商而言,究竟是顺应趋势的利好,还是一场舍本逐末的冒险游戏?当前电子书的运营困境,是否还存在新的发展策略?这些问题萦绕在许多人心头,也是我们想要探讨的。
01.依靠信息网络传播权,发展电子书阅读,非长远之计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平衡各方利益的保护措施和补充,对互联网内容生态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商业角度来说,应用信息网络传播权来发展电子书业务,其适配性和发展潜能,远弱于影视、音乐等受众面更广、更受资本青睐的网络传播作品。忽视图书行业发展特点,追求流量平台效应,弱化电子书价值,既是本末倒置,也扼杀掉了电子书找寻自身互联网化模式的发展机会。且这种模式对于读者、创作者、出版社等书业各方而言,从长远计,都是弊大于利的。
对读者来说:暧昧的电子书权益关系,让消费过程受尽委屈。
流量阅读平台的惯用套路,是先养鱼,再收网,变现始终要回到内容付费的老路上。即便用户经受住了免费通往付费的首轮迭代,也难以在消费中获取足够的权益保障。没有定价标准的会员制和大数据杀熟,一套服务,标出两种价格都是常见的。暧昧不明的电子书权益定位,注定给不了读者购买电子书的实质权益,长此以往,打击的还是电子书消费市场。
对创作者来说:脱离版税制的运作模式,热闹都是别人的。
信息网络传播权应用于流量阅读平台的经营模式里,是难以在互联网巨大流量的冲刷下,真正保障到作者权益的。首先,脱离版税制后,创作者仅能依靠这项补充条例,获取微薄且固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费用;其次,当电子书被判定为流量平台内容数据,所谓的电子书作品也就失去了孤立存在的价值,仅能作为海量资源的“分母”持续依附于平台。最终创作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只能沦为内容生产工具。
对出版社来说:依靠别人的电子书发展模式,永远靠不住。
2013年Kindle风风火火地来了,大展拳脚一番,又悄无声息地引退了。2015年流量阅读平台兴起,用“免费”降维打击,狠圈了一波流量,如今在线阅读平台流量拉新瓶颈,又因付费变现口碑急转直下,直接影响了出版社的业务发展……这些前车之鉴证明了,让渡电子书发展主动权,无异于将自己的产业命脉交到别人手里,既没有可持续保障,也会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相较读者与创作者的个体力量,出版社作为书业核心组织,更具备产业发展的博弈力量,应该从电子书互联网化的发展大局着手,带领书业探索出更多元的电子书发展模式,寻找到数字阅读的新发展点。
02.电子书发展,还有什么新策略?
Kindle虽然失败了,但是亚马逊以电子书产品为主线的运营策略,在行业领域来看,是更优于以流量为中心的平台运作方式。因为电子书产业始终要依靠电子书自身不断创造价值,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亚马逊虽然退出中国了,并不意味着这种运营模式的失败,因为其中更多涉及到Kindle自身的硬件发展限制,以及亚马逊电子书防盗版技术易破解等问题。
作为数字图书技术服务商正观易知书业科技优化出了另一套以数字图书产品为主线的发展模式。这套模式针对当前电子书发展问题,提出了三大优化需求:
第一,要能明确电子书权属关系,创造更自由的交易环境
采用数字图书出版模式,给予电子书虚拟物权。用清晰的权属切割方式,来明确保障创作者、出版方、数字图书销售商、内容供应商以及读者,各方的权利和利益,如此才能使电子书的所有商业模式,得以自由运作。
第二,要终止电子书混乱的定价体系,给予行业标准
延续纸书成熟的版税结算制,保障创作者、出版社、销售商等各方能按约定的版税率和分成比例获得相应的收益。关于这点,只要能解决复制件的可控性问题,就可以实现数字图书发行副本的计数、计价,以及盗版防控。
第三,得归还出版商自主权,助力谋划布局
打造可自主管理的独立数字图书出版发行平台,为出版商制定多渠道分发合作模式,奠定产品数字化的技术根基。同时,可以通过打通销售端、阅读使用端,形成开放性的产业链接口,多方位布局。最大化发挥出版商的自主发展潜能。
当前这套解决方案已经与国内数十个中大型出版社展开深入合作,落地应用于数字图书出版发行、数字党建|党员读书学习云平台、云书馆等多个项目中,并与厦门新华书店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在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书业数字转型发展。